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

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_南方+_南方plus

三农大小事,尽在兴农评。村医

8月6日,兴农新政《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评丨通知》发布,多项举措支持村卫生站提升门诊服务能力,广东充分激活乡村医生的医保职业动能,为农村居民的激活健康构筑更为坚实的保障壁垒。

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

村卫生站是村医平衡城乡医疗资源、实现“小病不出村”的兴农新政关键节点。当前,评丨部分农村地区面临慢病管理薄弱、广东就医不便等痛点。此次医保改革通过创新支付机制与升级服务模式,既精准回应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,又为乡村医生铺设了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通道。

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

其一,优化村卫生站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机制。鼓励参保群众将村卫生站选为定点机构,同时推动村卫生站与上级医疗机构合理分配付费标准。这一经济杠杆的调整,将引导资金流向,促使乡村医生从被动“坐等病人上门”转向“主动管理村民健康”,强化健康干预与慢病随访服务。

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

其二,推动门诊特定病种服务下沉。优先支持村卫生站承接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层高需求的慢病诊疗,此举针对乡村慢病管理薄弱现状,有效化解村民因交通、费用等导致难以规律就医的难题,让老年慢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复诊、检测以及专业的用药指导。

其三,鼓励乡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,拓展上门服务、长期处方等惠民举措,将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农家小院,极大便利行动不便的村民,切实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。

“按人头付费”机制将乡村医生的收入与签约村民的整体健康状况紧密挂钩,有力推动乡村医生向健康“守门人”这一角色转型;慢病服务下沉直击基层痛点,大幅降低患者就医成本;家庭医生服务则让医疗服务深度融入乡村生活场景,实现了“有温度”的健康守护。

然而,政策落地仍需跨越现实障碍。目前,部分村卫生站医疗设备匮乏、乡村医生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。相关部门需加大投入,补齐硬件短板,提高乡村医生待遇,加强专业培训,确保政策能够从纸面落到实处,让村卫生站真正成为农村居民健康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作者:朱斌

出镜:方壮玮

添加新评论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兴农评丨广东医保新政激活村医动能, 赦过宥罪网 sitemap 0.0465s , 8419.6640625 kb